总结显微镜活体成像实验

2016-03-22技术资料

总结显微镜活体成像实验
1、操作方法
假如实验动物是哺乳动物,检测前Zui好褪毛处理,毛发对光的吸收很强
轻度麻醉,防止动物活动或代谢过快
检测时间短,重复性好
2、成像仪方面
激发光源有 全波长激发和激光激发两种:全波长可以一次性成像,但信号较弱,干扰也比较大;激光信号强,背景可以特征性去除,但成像较慢,多信号成像,成本偏高。
探头一般是CCD 但是冷却温度不同--一般说来,温度越低,背景信号少,可以探测若信号。也有CMOS探头,成像效果更好,但专业CMOS价格高昂。
3、假如是转基因方式标记目标,信号标记一般是 GFP RFP HRP,直接用荧光染料标记的QDot较多
GFP 转染技术相对成熟,GFP基因也容易获取;缺点是发出的绿光波长较短 穿透力差 特别是脊椎动物的红色素影响(肌红蛋白 血红蛋白) 成像往往很模糊,只能浅表成像
RFP 相对GFP优势明显,波长厂,穿透力强,操作也不繁琐,可以深度成像;但是,体外光源透射动物体,得到的往往是红光,也就是说,信号和背景往往混合,让结果不明显
前两种都是荧光蛋白(绿色、红色)优势是成像处理简单;缺点是成像时间不长(特别是GFP)信号随曝光时间衰减,激发光越强 衰减越快。
HRP 不但波长适中,而且成像时间长,没有信号衰减的烦恼;缺点是操作复杂,其显像底物对动物有一定的毒性(注射底物后才能发光)
荧光染料直接标记,传统的 Rhodamine、FITC 等使用很少,因为其效果与荧光蛋白差别不大,同样有衰减(据称 Alexa Fluor系列 衰减很少)
Qdot 成像操作与荧光蛋白相同,波长范围广,无衰减,可以多色标记,无毒性;缺点是无机染料,不能伴随实验动物一生,标记操作也复杂。
体内成像 两个关键因素:信号源、探测器(活体成像仪,包括探头和激发光)
总结:荧光信号发射波长越大,成像仪越灵敏,操作手法越成熟,可以探测到的组织器官越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