荧光显微镜之荧光染色类别

2016-05-30技术资料

荧光显微镜之荧光染色类别

     所谓荧光,就是当一个物体吸收了紫外光或者短波光的能量,它能发射出比原来吸收的波长更长的光的特性。这种现象称为“荧光”或“磷光”。
荧光具有以下特性:
    (1)为了能发射出荧光,一种物质必须能吸收进一种光线;
    (2)通常,荧光波长是长于吸收光的波长;
    (3)每一种物质都有他特定的荧光光谱;
    (4)通常,荧光强度总是远低于激发光;
    (5)与激发光的方向无关,荧光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射;
    (6)荧光有衰退的特性。

在生物研究中,荧光染色可以分为以下三类:
    (1)自发荧光(不加染色)
     有些物质不加染色,也能发出荧光(自发荧光或原发荧光),但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,只有很少物质具有自发荧光。
    (2)二次荧光(用化学染色)
     非荧光性的物质(蛋白质、炭水化合物)用荧光色素染色,由荧光色素产生荧光(二次荧光),以便进行观察。对特定物体选择合适的荧光色素,该物体就能和周围的组织或细胞区别出来而可以观察到。
    (3)抗体荧光技术(用免疫染色)
     利用特定的抗原必然和特定的抗体相结合这一个事实,有意识地使带荧光标记的抗体和标本中的抗原进行抗原/抗体反应,这样两者的结合体就能通过抗体的荧光观察到。